欧洲航天局的科学家基于我国“天关”卫星获得的数据,在名为“小麦哲伦云”的邻近星系内发现一组罕见双星系统。2月19日,这一发现在《天体物理杂志快报》上发表。
2月18日,2025年中国科学院党组巡视工作会议暨第五轮巡视动员部署会议在京召开。中国科学院党组书记、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侯建国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科学院党组副书记、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吴朝晖主持会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科学院纪检监察组组长、领导小组副组长孙也刚,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领导小组成员孙晓明出席会议。
2月19日,中国科学院一流科技期刊建设推进专题研讨会在京召开。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侯建国出席会议并讲话。副院长、党组成员丁赤飚主持会议。
日前,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员、现代陆地生态系统起源研究团队黄迪颖、博士生宣强等报道了在热河生物群发现的中生代蝎化石——龙城热河蝎,这是热河生物群首次报道的蝎化石,新的发现填补了我国中生代蝎化石的空白。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在《科学通报》杂志发表。
“这就像在彗星尾巴末端发现了新型发动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松战解释,传统理论认为中年脉冲星能量衰退,尾部区域难以产生高能辐射。但此次探测到超高能伽马射线辐射,意味着弓形激波脉冲星风云尾部区域,具备将粒子加速至拍电子伏特级能量的超强能力。
这项研究重建了1.2万年前季节性温差的变化,为湖泊碳循环的气候响应提供了地质时间尺度的证据。同时,研究人员一改过去研究中对年均温影响湖泊碳埋藏的关注,首次强调了季节性温差才是关键控制因子,并发现其对湖泊碳埋藏的影响在不同气候阶段表现出系统性的趋势,在 ...
为解决体外重构减数分裂 DSB 形成这一难题,童明汉课题组利用体外蛋白表达纯化系统获得 SPO11-TOP6BL 复合体,并首次在体外重现其切割 DNA 双链的活性。随后,童明汉课题组与黄旲团队合作,采用凝胶过滤层析、交联质谱、 Pull Down 等方法,探讨了 SPO11-TOP6BL ...
2024年5月27日,“天关”卫星搭载的宽视场X射线望远镜在邻近星系即小麦哲伦云内,捕捉到来自一对罕见天体的短暂且高能量的X射线辐射事件,并利用搭载的后随X射线望远镜进行定向观测,获取了源爆发期间更详细的X射线信息。这一发现为探索大质量恒星的相互作用 ...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孙向南团队在有机自旋电子学研究方面取得进展。该团队基于电光补偿策略,实现了室温下有机自旋电子学器件磁响应信号的宽范围调控以及器件的多功能性应用。相关研究成果以 Room-Temperature Organic Spintronic Devices with Wide Range Magnetocurrent Tuning and ...
美国芝加哥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创新性的存储技术,利用晶体内的单原子缺陷来表示数据存储中的二进制数“1”和“0”,将几个太字节(TB)的数据存储在边长仅为1毫米大小的晶体立方体中。相关论文发表在最新一期《纳米光子学》杂志上。
2月13日至15日,第三届热带植物国际会议在云南昆明举办。会议由海南大学、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和热带作物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同主办。 本次会议主题是人工智能驱动热带植物提供营养健康和生态友好家园。中国科学院院士、会议荣誉主席朱作言,来自中国、泰国、澳大利亚、越南、新加坡、巴西、菲律宾、巴基斯坦、印度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近日,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联合黄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在保护区内发现并发表了全新的百合属植物物种——黄龙百合( Lilium huanglongense T.Wang et Y.D.Gao)。这一发现为区域生物多样性研究增添了新案例,并为中国百合属植物这一重要资源植物添加了新成员。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 PhytoKeys 上。
Some results have been hidden because they may be inaccessible to you
Show inaccessible results